數據是企業寶貴的資產,而其中80%的數據保存在第二存儲。面對海量的第二存儲數據,如何在安全合規的前提下,實現數據的敏捷化管理,釋放數據價值?
11月24日,上訊信息受邀參加由DOIT主辦的主題為“數據覺醒”的“2021(十七屆)中國數據與存儲峰會”。上訊信息資深產品經理高飛作了《第二存儲的數據價值與數據安全并重》主題演講,向與會嘉賓分享了第二存儲數據敏捷化管理實踐。
IDC調查數據顯示,77%的企業在當前的生產環境中擁有200個數據庫實例,包括Oracle、SQL Server等。而82%的企業每個數據庫存在10個以上的副本,這意味著多數企業需要管理的數據庫副本數量甚至超過2000個,形成了一個個孤島式應用,并且導致了額外的存儲開銷。根據IDC的調查,企業的副本數據消耗了45%到60%的存儲空間。
副本數據除了面臨多冗余、成本高的問題之外,還存在著諸如速度慢、效率差、安全性差、管理難等困難。尤其是在國家《數據安全法》等法規出臺的前提下,明確了企業在保護數據安全中應承擔的責任,企業不僅需要滿足為不同環境快速交付數據的需求,還必須通過集中管控和數據脫敏等技術,防范數據泄露風險。
為了對副本數據進行集中管理,消除海量副本數據管理和安全等弊端,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向于采用CDM技術(Copy Data Management,數據副本管理)。相比傳統備份產品,CDM技術的差異性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傳統備份采用私有格式存儲備份數據,因此,私有格式必須轉換為原始數據格式后,才能使用,恢復的過程漫長。CDM則是通過原生接口獲取原始格式數據,在發生災難恢復時,無需轉換格式,數據可以直接使用。
第二,傳統備份產品在備份策略上使用的是周期性完整備份+增量備份,需要存儲多份數據副本。CDM則采取的是一次完整備份+永久增量備份,只存儲一份數據副本,減少了不必要的冗余開支,相對更加經濟。
第三,CDM支持分鐘級創建虛擬數據副本,即時掛載虛擬數據,數據量大小不影響恢復速度,且支持任意時間點恢復,效率更高。
第四,CDM支持自動化實現備份數據恢復和有效性驗證,消除了繁瑣的人工操作,以閉環式自動化管理流程,降低數據泄露風險。
上訊信息作為國內較早推出CDM商用產品的企業,基于其ADM敏捷數據管理平臺在金融、制造、醫療等多個行業打造了第二存儲數據敏捷化管理較優實踐;并形成了以“數據”中心,以“使用”為導向,以“安全”為前提,以“敏捷”為目的第二存儲數據敏捷化管理邏輯,廣泛應用到審計分析,開發測試,數據脫敏,數據校驗,應急接管,權限管控等應用場景。
正如國內首部《中國CDM技術及市場應用白皮書》所評價:“這一綜合、統一、自動化的數據管理平臺(指上訊ADM敏捷數據管理平臺),實現從數據獲取、數據存儲、數據構建、數據使用,到數據歸檔、數據銷毀的數據閉環式全生命周期管理。統一的副本數據管理,不僅讓企業數據管理成本下降80%-90%,且分鐘級的數據交付,支撐多場景應用需求,加快服務和產品推出;同時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充分釋放以前未被利用的數據所蘊藏的價值,推動企業業務的長足發展。”
此處放標題
內容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