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英豪”數據中心樣板工程
上訊SiCAP小金融行業
運維安全管理平臺建設案例
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是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設立的首批5家擁有銀行背景的金融租賃企業之一,截至2019年末,公司總資產超過2500億元,租賃資產余額位居國內67家金融租賃公司首位。
01案例背景
交銀租賃非常重視自身IT整體建設,基于金融行業“兩地三中心”的數據中心搭建要求,由上海陸家嘴機房、張江機房以及武漢機房形成,但各數據中心的運維管理相對獨立,沒有形成整體規范,管理粒度也相對寬泛。
伴隨著近幾年金融電子化管理的步伐,IT資產高速增長,加之近幾年國家出臺的政策法規監管,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等,以及金融行業的監管要求,原有的數據中心管理模式無法滿足自身發展步伐。
02痛點及需求
1. 如何提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運維高可用性,避免當事故出現時,由于某一線路癱瘓導致無法及時處理。
2. 三個數據中心形成如何進行統一管理,并打通數據中心運維的各個環節。
3. 需完善數據中心的IT資產信息,充分掌握其整個生命周期狀況,同時需及時了解IT資產運行狀況,并有風險預警管控手段。
4. 需加強IT資產運維的安全管理,運維權限劃分支持細粒度,運維過程需有手段進行安全管控,需配套相關審計手段,方便監管。
交銀租賃基于現狀問題,迫切需要搭建統一運維管理平臺,滿足自身日常管理需求,并符合國家新政策法規監管要求。
03實施案例
上訊信息對交銀租賃的運維現狀進行實地環境考察,并和客戶進行充分溝通現狀與痛點問題,最后基于上訊自研產品——InforCube智能運維安全管理平臺(簡稱SiCAP),并結合客戶的環境與需求進行有效適配和定制開發,幫助客戶構建了可視、可控、自動、安全的IT運維安全管理平臺,如圖1所示。
圖1 InforCube智能運維安全管理平臺
1. SiCAP總控:由三個節點形成小集群,是整個平臺的入口,負責數據處理和業務邏輯處理等。
04方案效果
整個項目從前期溝通到實施落地耗時近一年,項目最終結果也超出客戶預期,如下:
1. 全面提升運維平臺高可用性,加強自身容災性,并動態負載平衡,可平滑擴容擴充,滿足后續業務增長需求。
2. 構建運維安全管理平臺形成三個數據中心運維統一入口,打通運維人員、資產、流程和數據等環節,形成運維、安全、數據三位一體平臺。
3. SiCAP提供IT資產多維度、可視化的統一管理,實時運行監控、高性能事件分析和處理,以及多種故障分析和預警手段,幫助客戶全面掌握IT資產狀況,及時洞察風險并快速判定故障及影響范圍。
4. 上訊SiCAP產品提供運維透明化和安全化,形成“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審計”標準規范。
編輯點評
交銀租賃SiCAP平臺建設項目具有獨特的技術創新性,可在小金融行業進行復制并推廣。優勢主要有四點:
第一,平臺是以人、資產、流程和數據為基準構建一體化運維安全管理平臺,整個平臺通過人、資產、數據及流程為基礎,平臺功能組件化,具有開放性及可伸縮性,并形成統一規范標準,可輕松為企業量身定制運維、數據和安全三位一體的IT運維安全管理平臺。
第二,運維數據多維度可視化。作為數據中心的運維平臺,上訊SiCAP平臺可從多個維度、多個角度查看運維數據。
第三,無引擎高并發運維事務自動化。整個平臺搭建自動化運維框架,通過資產配置自動化、腳本任務自動化、安全巡檢自動化和運維場景自動化等提升日常運維效率。
第四,形成整套運維安全管理體系。SiCAP平臺在各個運維環節增加安全管控手段,幫助企業形成“事件問題-工單流程-運維操作-審計報表”的安全管理體系。
來源:網絡安全和信息化
此處放標題
內容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