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媒體報道在烏鎮,馬化騰、馬云、庫克、李彥宏說的話都在這兒了
發布時間:2017-12-04
整個互聯網圈今天沸騰了!
12月3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開幕,今年的主題是“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高大上的互聯網圈小伙伴們集體進入曬圖節奏。全世界1500多位嘉賓參加的互聯網大會上,庫克、馬云、馬化騰、李彥宏 等大佬歡聚一堂,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互聯網版的清明上河圖。
“我并不擔心人工智能,我更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未來要讓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大佬們的發言精彩連連,小表妹貼心地整理了有價值的發言干貨,enjoy~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
未來要讓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

這幾年,全球彌漫著一種對新技術時代和技術的擔心,擔心機器會搶走工作機會,擔心機器會控制人類,擔心人類會毀滅在自己最偉大的發明之中。對新技術與其擔心,不如擁抱技術解決新問題。過去30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30年,我們將把機器變成人,但最終應該讓機器更像機器、人更像人。
人類有靈魂、有信仰,要有自信可以控制機器。未來機器學習、人工智能一定會取代大部分機械的工作,人類將會從事更有創意、更有創造力的工作。我們要相信技術、擁抱技術,我們要主動擁抱技術來進入到新的共享普惠經濟中,人類社會才會更加美好、持續而健康發展。
騰訊公司董事長馬化騰:
互聯網為基礎的數字平臺,正從“多用戶”平臺變成“全用戶”平臺

中國企業需成為新技術的驅動者和貢獻者,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數字平臺,正從“多用戶”平臺變成“全用戶”平臺,它像水電設施一樣,成為所有個人和組織的基本需求,這對互聯網公司的業務模式、組織形態和企業責任等都提出新的要求。
今天,數字經濟要求我們給各行各業賦能,解決傳統企業的“痛點”。我們需要通過智慧連接,幫助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讓各行各業最終能夠在云端用人工智能處理大數據。尤其在制造業這個主戰場,我們需要通過“互聯網+先進制造”,不斷推動硬件、軟件和服務一體化的智能制造。
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
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人工智能會是下一個動力
10年前中國互聯網網民成長速度在50%以上,(這一數字)今天在6%左右。過去4年中國互聯網網民成長速度慢于中國GDP成長速度,這意味著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已經消失。人口紅利消失后,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會在未來幾十年不斷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主要有三個成長動力:算法、算力、數據。
未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會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有強大的垂直整合特點,即“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從前互聯網公司以軟件為主,現在軟件、硬件、服務三者結合,才能真正發揮出效力。今后各行業都會因為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演進而改變。
蘋果公司CEO庫克:
我并不擔心人工智能,我更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

很多人擔心AI技術,未來充滿了各種可能性,我們的世界可以變得更好。如果AI可以實現增強現實和機器學習技術,這些技術注入人機理念,可以幫助人們在教育、醫療等領域的輔助功能上實現突破,這也是為什么蘋果致力于建設最大的增強現實平臺的原因。
我并不擔心機器會像人一樣思考,但我擔心人像機器一樣思考。我們需要充分利用這一歷史機遇,賦予技術應有的價值,保持開放、信任和創造力,讓所有人都受到保護,我們希望這些努力為全世界的人類帶來福利。我們必須為技術注入人性,將價值觀注入到技術中,實現對社會、對家庭更美好的承諾。
小米CEO雷軍:
小米是電商也是AI公司,融合是數字經濟的關鍵因素
發展數字經濟,創新是關鍵,技術驅動也是關鍵,人工智能更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驅動力。以互聯網要和各行各業相結合來看,融合也是數字經濟發展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大家覺得小米是一家智能手機公司,但是我們提出“鐵人三項”,硬件、互聯網和新零售。
前幾年小米手機的銷售100%是通過小米自有的線上渠道實現的,所以小米自身也是一家電商公司,同時還是一家互聯網服務和AI公司。融合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把互聯網的經驗、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就是一種創新驅動的結果。
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
以前是人來適應電腦,而AI的出現可以讓未來電腦適應人

AI正在改變我們工作的方式,也會帶來新的崗位,AI也促進民主化,推動新工業革命的到來,社會要學會調整和適應。阿爾法狗圍棋比賽是AI發展的里程碑,以前是人來適應電腦,而AI的出現可以讓未來電腦適應人。此外,計算還有語音、視覺等形式進行計算。這些變化都可以讓數字經濟超越互聯網。
AI不是只有大公司才能實現,以谷歌為例,谷歌在打造開源平臺,比如安卓系統,目前已用在20億部手機上。而谷歌的AI,也是開源軟件,目前很多公司在使用。世界各地公司和開發者,都在用谷歌的AI在解決問題,這是民主化的體現。AI有機會打造資源合理分配的方案。例如中國很多中小公司都可以通過谷歌將產品賣給其他國家,這是個很大的規模效應。技術給我們機會,能夠互聯互通,建立合作,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不會被逆轉。
思科CEO羅卓克:
與中國合作伙伴的關系在深化
思科在中國有25年的歷史,與中國合作伙伴的關系也在深化,思科正在努力抓住諸多機遇,應對挑戰。全世界都在發生變化,在中國,思科需要回顧以往取得的成就,這樣才會知道未來如何取得成功,避免以往的失誤。技術在前所未有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看到新的技術層出不窮,我們處在新的時代,要利用新的技術造福人類。
“互聯網之父”羅伯特·卡恩:
我們應創造數字物體的社會
今天我們應對更多的是信息,這種架構是信息化出現的,也就是數字物體。我們應該創造數字物體的社會,就如同創造英特網一樣。互聯網能讓各種物體連接一起,把數據從一臺電腦到另一臺電腦,開始使用的是數據包,一個基本單位,另外還使用了IP的地址,我們讓電腦通過互聯網來互動。
互聯網強調的是互動,所以各種產品、各種服務都可以在互聯網上使用。物聯網的核心,在過去一直保持著不變,上層技術的發展非常快,未來發展速度甚至是現在的一萬倍,但基礎的核心一直沒變。技術的可獲得性不斷提高,另外也需要增強安全性。就像互聯網給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影響,所以我們在尋找它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卡巴斯基創始人尤金-卡巴斯基:
網絡病毒問題是跨國的、經濟化的
如今,我們每天可以找到30萬個以上新的病毒樣本。所以,會議的三天中,會出現100萬個新的,獨特的,病毒樣本。所以,網絡病毒的問題是非常大的,而且是跨國的,經濟化的。我們現在面臨的是很復雜的互聯網形勢。
病毒已針對基礎設施發起攻擊,很多人認為網絡安全是針對手機、計算機,實際上被攻擊對象遠不止這些。比如酒店的房卡,我們已經被智能設備包圍,比如燈光系統等,都容易遭到攻擊。網絡恐怖主義也是個嚴重的問題。但我對網絡安全的未來還是樂觀的,我們開展合作,利用新的技術,與政府部門、相關機構保持合作,開展國際合作,打擊復雜的國際網絡犯罪。

